多伦多公寓:面积差异带来市场变化
50阅读0评论地产贷款

据Realosophy Realty的最新报告,多伦多的公寓市场可能呈现疲软,但并非所有单元类型都表现不佳。

在过去的几年中,600平方英尺以下的公寓是香饽饽跑赢了较大的公寓,但到2020年,情况恰恰相反。Realosophy Realty总裁John Pasalis在2020年11月“明智安家”报告指出,小户型公寓数量已经供大于求,甚至要比至少2,000平方英尺(被归类为豪华公寓)的单元更难出售。

报告称:“公寓库存量随着单位面积的增加而下降,1,200-1,399平方英尺的库存量达到了最低,然后随着单位面积的增加库存量又逐渐增加。” 这意味着买家如果正在寻找1,200-1,399平方英尺的单元,可能会发现市场供应紧张,出售速度也相对较快;如果购买500平方英尺以下的公寓,则发现这样的单元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这种对微型公寓的态度转变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更大居住空间的渴望,因为受COVID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工作。”

该报告指出,从历史上看,如果某单元类型的库存量逐月增加,价格就会开始下降。刚竣工的新公寓如果参与其中,价格下跌会更剧烈。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到未来,则表明我们最终可能会看到微型公寓承受更大的下行压力,而更大的公寓最终可能会表现良好。出现这一趋势另一个原因更值得注意,小型公寓占市场上新公寓供应的很大一部分。新公寓竣工后更多的小型公寓库存可能给价格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

多伦多公寓市场已受到影响,市中心空置率的上升更加明显。Urbanation的研究显示,2020年第3季度待出租的公寓数量翻了一番,升至23,288套,平均月租金下降了9.4%,只有$2,249加币,达到了自2018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的月租金。

从12月15日开始,BMO的公寓贷款政策在大多和大温地区有所变化,尤其是对550尺以下的公寓单元贷款变得更加严格。

根据RBC Economics的预测,尽管2020年将很快将会过去,但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将持续到2021年甚至更长久。

家住美国
多伦多安家姐姐于 2023-07-18 发布
期待您的精彩评论~
公寓还有未来么:不是看它现在在哪儿,而是看它将会去哪儿

手里有几套CONDO的投资人今年不像往年那么得意了。虽然11月份多伦多地产局的月度报告显示:量价齐升!价格涨13%, 销量涨24%。但Condo 的业主们知道,这个涨幅跟自己无关。

在总体房地产市场一路飙高的形势下,多伦多的公寓市场遭遇了近几年来少有的低迷。

11月份整个大多地区的公寓市场也呈现出销售热潮,比去年同期增长7.1%,主要热点区域在多伦多市以外的905地区,而多伦多市区销量增长不到1%。公寓平均价格只有905地区有涨幅,近5%,多伦多416地区则下降了3%。

大家心里都明白,目前房地产的趋势和走向,很大程度上受到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每个人都在考虑,我该怎么办?要不要买个大房子搬到郊区去?要不要留在市中心的condo里?还要不要投资公寓?多伦多市中心变成鬼城了么?我不借钱买房是不是亏了?今后这个趋势的走向会往哪里去?

同样是数据,我们把一年以来的变点连成线来看,可能更好说明问题。

在这里我想借用ZOOCASA对地产局11月销量和价格的比较数据来说说JENNY 姐姐对公寓的想法。就像一位冰球教练讲的:不要看球现在在哪儿,要看它将要去哪儿。房地产何尝不是呢。

一. 公寓售价降了,买家受益

人的心理很奇怪。公寓价格涨的时候,越涨越买,越涨越抢。确实,房地产的大趋势是一路上行,如果要自住,早买就对了。

眼下终于有机会市场让给你几万(几年才能遇到一次呢),再加上超低的贷款利率,买家的借款能力瞬间就提高了。谁要是能在这个时期具备了买房的条件,那真是难得的买房机会。

所有典型的物业类型,只有公寓的价格有所下调,其他种类都是水涨船高的趋势。

回望即将过去的一年,即使大部分时间是疫情肆虐的时期,大多地区独立屋均价仍然平均上涨15%,半独立屋平均涨幅13%,共管镇屋涨幅11%,唯有公寓价格平均下降了2%。

本来公寓就是首次买房者最可负担的物业项目,眼前的机会不可多得。

想起今年初,我带着预算有限的客户奔跑在整个多伦多,甚至去了不少从来没去过的角落,寻找客户能够负担得起的一室公寓。逢单必下,想碰运气。当然结果可想而知。而现在,即使在多伦多市中心,也可以找到几处那个小客户能负担的公寓了。

想进入市场的买家,还等什么?等着摘口罩的时候么?

二. 公寓销售放缓,恐惧心理

艾玛,看上面的销量统计图也是吓人!

低层住宅销量在疫情封城期间有疑似断崖式下跌,不让看房不让做开房屋,那时候真的很多人足不出户;之后出现了明显的“V”型反转,从三月封城开始,仅仅两个月过去到六月份,封城慢慢解禁,销量一下子就恢复到之前的状况。而七八月份,销量更达到一年中的顶峰。

今年低层住宅平均价格的提升,得益于多伦多周边城镇独立屋销售的大幅增长。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疫情带来的对居住环境居住面积要求的改变,促使更多人把买房和换大房的行动提前了。

疫情期间,共管公寓因其较高的居住密度,较小的居住空间而被房主和租客“嫌弃”。尽管公寓里每个单元的换风系统都是独立的,不大会受到其他单元住户的影响;但是生活在公寓里的人毕竟要经过更多的公共区域,触摸更多人接触过的表面;呼吸电梯里前一车人残留下来的气息。。。。。。很多人细思极恐,甚至不敢呼吸!可是反过来想想,即使是住在独立屋里的人,也照样去大超市购物;照样去餐馆点外卖;照样去大Mall逛街,照样去PARTY。。。。。。也从来没嫌那里人多啊!唉,到哪儿说理去!

难道不是恐惧心理让大家都逃离了CONDO?!

三. 市中心公寓降温,趁早进入

有人心里想着:是不是还能降啊?多伦多市中心公寓价格越来越高不可攀。目前公寓的库存量开始上升,有些公寓房主已经被租房市场的下滑吓坏,迫不及待拿公寓到市场出售,造成一时间大量公寓房源涌向市场,形成了销售的巨大压力。

纵观全年,多伦多的公寓销售才增长了1%,对比整个大多地区的公寓销售,7%的增长得益于905地区的公寓销售。也就是说多伦多市区的公寓销售非常缓慢。

一些新建公寓楼花项目,今年开盘也多在多伦多周边城市和地区,因此新公寓销售的份额也更多算到了905头上。

一些人计划在今年卖出却遭遇了艰难的市场,于是撤出市场等待时机。

一些人开始大胆动手购入公寓,应该是在心理上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他们需要应对低房租和疫情结束期不确定的状况。

然而,销售价格有所下调,但真正好地段的单元价格虽然松软但没有断崖式下跌。对于一直想在多伦多市中心有套房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淘金捡漏机会。

四.价格差距加大,买家会重回公寓

对于房地产投资者来说,投资的形式有多种选择,可以买不同物业来出租来获得利润;资金多的可以投资土地、商业、独立屋、镇屋、公寓;资金少的或不愿意投资占比太大的,可以通过相应的基金、股票来进入房地产领域;但是对于要住房子的人,基金股票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房子住,租房和住房就是刚需。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哈哈。

疫情过后,一切逐渐恢复正常,人们也慢慢回归理性。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该移民的移民,该找工的找工,该吃喝的吃喝,该约会的约会。。。。。。人还是会追求方便,依然会选择最靠近各种生活设施的地方,依然会选择人群容易聚集的地方。

多伦多市区的独立屋均价已经超过147万,显然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而公寓价格却更有可负担的吸引力,很多人会把公寓做为起步的第一级台阶,先把资产储备建立起来。尤其对一些新移民,留学生移民等首次购房者来说,公寓是再合适不过了。

很明显,当一种物业价格不断上扬,另一个在某种外力作用下下滑,势必造成两条曲线的渐行渐远。当独立屋和公寓的价格再次拉大,那就是公寓重新获得青睐和升值之时。

根据TRREB首席市场分析师Jason Mercer的说法:公寓市场现在进入一个平衡期,与去年相比,一些买家受益于较低的售价;但是别忘了,这可能是短期现象。一旦我们进入COVID后期,疫苗普遍上市,疫情在可控范围内,大量经济恢复生产,我们一定会看到人口的增长,包括移民和非永久居民的返回。到那时候,购买公寓和租赁公寓的需求会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