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华人朋友秉持这样的观念:反正资产早晚都要留给孩子,趁早转给他们,既能规避遗产税,地税也无需重估,还省了遗产验证的繁琐流程,一举多得。然而,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吗?在资产传承这件事上,我们得从控制权、税务、遗产验证这三大关键维度细细考量,否则,看似省心的操作可能会引发诸多棘手问题。
一、控制权的“失控”危机
一旦将资产转名或加名给孩子,从法律层面讲,这属于赠与行为。资产赠与出去的那一刻,您便不再是资产的实际掌控者。想象一下,往后家中更换一件家具、安装太阳能设备,这类小事都得征求孩子同意;要是涉及房屋出租、出售,或是更改资产分配比例等重大决策,更是必须得到孩子首肯。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实中不乏孩子肆意挥霍资产、因经营不善导致资产败落、遭遇诉讼致使资产被扣押,甚至因婚姻变故分割资产的案例。当这些情况发生,父母苦心积累的财富瞬间付诸东流,情何以堪?
二、税务“陷阱”需警惕
假设您的资产最初价值 50 万美元,历经市场增值如今已达 1000 万美元。若此时将资产赠与孩子,赠与税便会按照 1000 万美元的当前价值计算。更糟糕的是,孩子继承的是您购置资产时的成本价。待孩子日后出售资产,不仅要缴纳高达 950 万美元增值部分的增值税,还得加上过往已使用的资产折旧,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税务负担。或许有人会担心遗产税问题。实际上,就大多数人而言,遗产税并非 “拦路虎”。以2024年为例,夫妻共同遗产税减免额高达2722万美元,即便回溯到10年前,减免额也有1086万美元。退一步讲,遗产税问题还能通过购买人寿保险妥善解决。
三、遗产验证的“拦路虎”
先来认识一下遗产验证(Probate),这是一项法定程序,旨在处理逝者的遗产,涵盖资产确认、分配以及债务清算等事宜。在加州,若资产超过166,250美元,就需启动遗产验证;纽约州的门槛则为5万美元。对于拥有房产的家庭来说,基本都逃不开遗产验证这一关。据统计,每年有大量财产需接受遗产验证。通常情况下,遗产验证耗时1至2年,遇上复杂案例,时间还会大幅延长。
遗产验证不仅耗时,费用也相当不菲。期间需支付法院受理费、律师费、评估费等,少则几百美元,多则数万美元,约占资产总额的 2% - 5%。而且,遗产验证过程要求公开所有资产、债务等个人信息,毫无隐私可言。这里要特别提醒,很多人以为立下遗嘱就能避开遗产验证,实则不然。遗嘱本质并非合约,无法绕开遗产验证程序。那么,哪些资产无需经过遗产验证呢?答案是具有指定受益人的合约类资产,比如退休计划(IRA、401K)、人寿保险、生前信托等。
综上可见,单纯的赠与行为虽能避开遗产验证,但却丧失了资产控制权,还会引发高额税务负担;遗嘱能保障资产控制权,规避部分税务问题,却对遗产验证无能为力。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同时化解这三大难题呢?答案就是生前信托。
生前信托的管理人由自己担任,确保资产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税务方面,可运用 Stepped-Up Basic 规则有效解决增值税问题(具体操作可参考《善用 Stepped-Up Basic,让房产股票传承节省大额增值税》一文);从遗产验证角度看,生前信托作为指定受益人的合约,无需接受遗产验证。
在资产传承规划中,千万不能盲目跟风,务必综合权衡各方因素。生前信托不失为一种周全之策,能为您的资产传承保驾护航,让财富有序流转,避免诸多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