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购房的旅程中,总有一些细节值得你特别关注,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许多中国买家依然选择跨海购房。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
下面我将分享三个与“金钱逻辑”密切相关的要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美国房地产市场。
首先,让我们谈谈“现金流”的重要性。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增值潜力令人瞩目,但其现金流却常常令人失望。试想一下,在一线城市,房东们宁愿让房子空置,也不愿意出租,因其回报率之低让人心寒。这个背景也使得国内投资者对能够产生“现金流”的房地产项目兴趣不高。
可是,刚踏上美国土地的新移民们往往仍停留在“这房子几年后能涨多少?”的思维中。实际上,在美国房地产投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1%法则”。许多刚接触美国房地产的朋友听到这个法则时,往往一脸震惊,以为1%指的是年租金回报率,殊不知,实际上是指“月租金占房价的比例”。这一点,反映了国内外在房地产投资回报上的巨大差异。
当然,要在美国找到符合“1%法则”的房源,并不容易,这需要综合考虑投资策略、地理位置、房源渠道、购房时机及选房技巧等多个因素。
然而,即便是没有达到“1%”,即便是年资本回报率达到5%的房源,其现金流也远远优于国内一线市场。要记住,“正现金流”是美国房地产投资的核心。
正如《穷爸爸 富爸爸》中提到的,产生“正现金流”的才是真正的资产,反之则是负债。因此,作为新手投资者,你必须掌握“现金流”的概念,否则在实践中很可能会掉入误区,购买错误的房产或被不良中介所欺骗。
说到美国房地产的挑战,各种成本无疑是最值得吐槽的。与中国某些地区的房产免税政策相比,购房者在美国尤其是加州面临着高昂的房地产税。你可能会发现,如果你的房子是从持有多年、税率低的卖家手中购买的,转手后你将承担高于市场价的税基。切记,不要被卖家的“低税额”迷惑,务必提前进行合理评估。
对于新移民而言,刚进入美国的房市,可能会对美丽的大宅和宽敞的庭院心生向往,但要清楚,眼前的一切美好都是用金钱堆砌而成的,且需要持续的投入来维护。尤其是当你购入“豪宅”时,维护成本更是如影随形,比如每月数百到千美元的庭院维护费、水电费等。而美国的人工服务费用也很高,这一点可不容忽视。
此外,美国一些州(如“蓝州”)倾向于保护租客权益,若不幸遭遇“租霸”,房东在维权的过程中可能会耗时费力,甚至损失惨重。这些细节并不是为了让你畏惧购买美国房地产,而是为了让你清楚地认识到,了解这些基础财务问题是享受房地产收益的前提。不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买得起,却住不起”。
频繁的买卖行为往往源于买家在购房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未能明确自己的购买目标、居住规划及财务策略。短期内将房产重新上市,极有可能导致亏损。美国房地产市场与国内的短期飙涨现象大相径庭,因此你需要做好持有5-7年的心理准备,才能在扣除各类费用后实现盈利。
最后,建议你在投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持有时间至少为5-7年,以确保盈利。采用“只买入不变现”的滚雪球策略,利用增值后的房产进行再融资或1031交换,继续扩大投资。找到一位优秀的房产经纪人,他们不仅能够帮助你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还能为你寻找出色的交易机会,避免误入高价陷阱。
希望这些建议能让你在美国的购房之路更加顺利,早日实现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