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加拿大楼市终于显现出明显降温的迹象。从疯狂抢房、加价成交,到如今的买卖双方拉锯、价格趋稳,有人说现在是过去三年来“最容易买房”的时候。但对许多潜在购房者而言,房产依旧高不可攀。
一份来自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的最新报告指出,加拿大的购房可负担性正在改善,尤其是近五个季度以来,各地区和房产类型的购房者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特别是在公寓市场,买家处境的改善最为显著。
房价趋稳+贷款利率下滑,购房“技术性更易”
RBC 预计,加拿大的整体房价在未来两年将维持相对稳定,个别市场除外。同时,由于就业市场持续低迷,工资增长可能仍将保持温和。
房贷利率的大幅下降是购房负担减轻的核心原因之一。Rates.ca 的房贷专家 Victor Tran 表示:“房贷利率在过去三年下降幅度不小,这绝对是影响可负担性的关键。”
同时,利率下降还影响了所谓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联邦监管的贷款机构要求借款人在申请房贷前,必须证明他们能够承受更高的利率还款压力 —— 通常是 5.25% 或合同利率加 2% 中较高者。利率降低意味着测试门槛也相应下降,借款人的贷款能力相对提升。
房价虽降,仍远高于疫情前
尽管数据显示,加拿大平均房价在今年 5 月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3.5%,但许多市场的房价水平依然比疫情前要高。
RBC 房产专家 Tom Storey 打了个比喻:“就像连续五天都是 40 度的高温,第六天降到 35 度,看似‘降温’,可大家还是会觉得热。这就是当前买家的真实感受。”
疫情期间的房价飙升令不少人被挡在了楼市门外。2021 年,加拿大全国房价较 2020 年飙升 10.3%;2022 年又比 2021 年上涨 7.7%。在那个时期购房的家庭,大多经历了激烈的竞价和无法加任何条件的“裸买”情形。
Storey 指出,尽管如今买家手中握有更多主动权,但购房者的心理价位与卖家的心理预期仍存在巨大鸿沟。“挂牌房源数量的确比往年多,但交易量并未同步上升,核心问题是买卖双方在价格上难以达成一致。”
关税战冲击局部市场,购房支出仍令人却步
Victor Tran 提醒,潜在买家还需要考虑买房后的持续支出。“房贷并不是唯一的负担。每年上涨的地税、水电费和房屋保险等都必须纳入预算。”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加征的关税也对加国部分城市带来影响。Tran 指出,安省的温莎与汉密尔顿受美加制造业与钢铁行业关系紧密的影响,楼市的不确定性较其他地区更为严重。
公寓市场回归理性,一线城市仍存“抢房”现象
对于考虑购买公寓的购房者而言,当前市场状况尤为有利。RBC 报告指出,在包括埃德蒙顿、萨斯卡通、里贾纳、温尼伯,甚至多伦多在内的多个城市,公寓的可负担性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不过,Storey 也提醒,不是所有类型的住宅都如此“充裕”。像半独立屋这类稀缺房型,即便在整体市场冷却的背景下,也可能出现多个买家抢一套的情况。
银行积极争抢续约客户,现金回赠再现市场
随着利率走低,各大银行及贷款机构纷纷推出促销方案,希望留住即将续约的客户。Tran 指出:“现在很多贷款机构不仅给出低利率,还有各种‘现金回赠房贷’等促销活动,希望吸引新客户或留住老客户。”
整体来看,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确在“技术上”变得更容易进入 —— 利率降低、房价趋稳、公寓市场回归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论是买家心理、市场价格预期,还是日益上涨的日常持有成本,都让“拥有一套住房”的梦想仍然充满挑战。